新闻动态

23岁女道士王熹贞,宣告自己即将羽化,近10万人围观,结局如何?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4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86

从古至今,上到天子,下到贫民,都不乏沉迷于炼制丹药、修习道术,以望羽化成仙的。

在明朝嘉靖年间,便有一位仅23岁的女道士,向天下广而告之,自己即将羽化登仙,这一消息引来全国各地近十万人围观,她最终又是否成功了呢?

明朝时期,道教走向世俗化,处于近乎巅峰的时期。

当时的统治者对道教采取极度尊崇的态度,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。明太祖朱元璋利用了许多道教神话,来渲染自己是上承天命的真龙天子。

到了明朝嘉靖年间,嘉靖帝对道教更是情有独钟,他常以“道君”自称,宠信道徒方士,迷信方术丹药,数十年没有上过朝,一心想着长生不老。

而这篇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便是出生于这样一个时期。

这位女道士名叫王熹贞,出生于当时的一户富商家中。王家世代经商,虽无人从政,但积累的财富也足够让王家成为名门大户。王熹贞作为家中唯一子嗣,更是被王老爷视为掌上明珠,从小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。

展开剩余77%

虽出生于这种富贵人家,王老爷并没有对女儿娇生惯养,也没有受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思想的影响,反而从女儿小时候便花重金请先生来教女儿四书五经。

可面对丰富的藏书,王熹贞单单对道教书籍最感兴趣,全部心思投入其中,常常看得茶不思饭不想。

王老爷看着女儿对道教经典入迷的样子,渐渐也有些担心,但想到女儿也快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,便由她去了。

家里人开始为她寻觅一位好郎君,最终定下了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,王熹贞虽心有不甘,但也渐渐接受了与当时其他女子相类似的相夫教子的命运安排。

可天不遂人愿,从纳采到亲迎,两家都花费了诸多心思和时间,谁知就在快要成亲的三个月前,王熹贞的未婚夫突然暴病身亡。

突然之间,“不祥”、“克夫”,流言蜚语朝王熹贞蜂拥而至,而王熹贞却似乎并不在意,神情淡然,父亲担心女儿收到影响和打击,想为女儿再找个人家,让女儿再嫁。

在当时人们思想的影响下,女子待嫁之前,未婚夫去世,女子同样需要为未婚夫守寡,再嫁也会招人议论,但王老爷为了女儿的幸福还是提出让她再嫁。

可王熹贞拒绝了,对她来说,如今她有更多时间遨游在道家经典中,钻研各种教义,不用理会那些令人烦扰的事情。

她告诉父亲决定前往深山的道观里学习修炼,父亲虽心中不舍,但知道女儿心意已决,便也不再阻拦。

王熹贞来到道观里,拜了一位老道为师,师傅看她有慧根,为她取道号为“昙阳子”。

就这样,王熹贞在道观里住下了,每日潜心修炼,钻研道法。

除此之外,她还根据古籍记载,采集各种各样的材料,用于炼制仙丹,最终,终于炼制出一颗她认为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丹药。

这一消息逐渐被传开,不少人惊奇于这个年仅23岁的女子竟然有如此造诣,当然,王熹贞也受到了不少质疑。

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,她决定向外界宣告,自己即将羽化成仙,并邀请全国各地修道之人前来观看。

一时间,这消息在各地轰动传开,一传十,十传百,最后竟吸引近十万人前来围观。

在她选定的“黄道吉日”那天,数万人来到道馆周围,就为了一睹羽化成仙。

只见王熹贞着一身道袍,泰然自若地在道观门口打坐,就这样闭目静坐着。

周遭十分安静,谁也不敢惊扰了仙人,但几个时辰过去了,仍毫无动静。

就在大家以为这只是一场闹剧准备离开的时候,王熹贞忽然倒下。

众人凑近一看,王熹贞的嘴唇开始发紫,脸色泛白,大家叫她也毫无反应,一探鼻息,果然是断气了,但大家纷纷以为王熹贞真的是羽化成仙。

直到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后,这一谜团才得以解开,古人制作的仙丹中常含五石散,而五石散具有致幻作用,会使服用之人产生飘飘欲仙之感,经常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。

而王熹贞当时“羽化”之前的状态便是中毒濒死的样态。

从古至今,上到天子,下到贫民,都不乏沉迷于炼制丹药、修习道术,以望羽化成仙的。

但所谓的长生不老和羽化成仙,只不过是修道之人的美好幻想罢了。王熹贞也只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之一,23岁的生命以这种方式凋零,无疑是一种悲剧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奥斯卡娱乐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